现在很多人压力大,焦虑、迷茫、情绪困扰成了常态。而《道德经》的内容刚好对口——它讲的是顺应自然、放下执念,用几句古话就能说到心坎里。观众在刷视频的时候,既能听故事,又能得到解惑,这种心理上的“即时安慰”,就是他们愿意停下来的关键。
我是怎么做的?
说白了,就是把古老的智慧,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讲出来。我做了一个对话形式:
晚辈发问:生活里的困惑,比如“为什么我总是控制不住情绪?”
老子答疑:从《道德经》里找观点,用自然现象做比喻,比如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,提醒人要学会柔和和包容。
这样的内容,观众听得懂,也愿意点赞评论。
一、视频文案
《道德经》内容很深,但观众要的是“听得懂的智慧”。你可以这样写:
1. 找问题:挑生活里常见的困惑,比如“为什么我总是控制不住情绪?”
2. 套经典:翻《道德经》找到对应的观点,比如“上善若水”。
3. 做比喻:用自然现象解释,让人秒懂,比如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人也要学会柔和包容”。
4. 总结应用:最后落到生活里,比如“下次和人争吵时,学会像水一样退一步”。
小技巧:文案别超过900字,语气要口语化,不要像教科书。
豆包写文案提示词参考:
【你是一名以讲解《道德经》为主的短视频博主,喜欢用二人对话的形式呈现内容,二人对话一问一答(晚辈提问,长辈回答),请提炼出《道德经》中的核心观点,并以作者老子的视角进行解答。然后引申到大自然,通过大自然的现象解答本文的核心观点。要求极具哲思能力。请参考我给你的文案内容,帮我输出三组不同生活场景中的解读文案,字数控制在1000字左右。】
豆包生成文案后的优化技巧:
如果文案过于学术化,可以让AI"把文案改成说书人风格、口语化,增加生活化比喻"。
让AI将长文案"压缩为5-8分钟口播稿(约700-900字)",便于配音。
最后让AI用"比喻化的手法,几句话总结这段内容的生活应用价值"。
二、人物形象生成
有了文案,就该让人物“活起来”:
1. 打开即梦/豆包的“图像生成”,输入提示词:
“古风动画人物,一个中年人(问问题),一个老子形象(回答)”
风格:手绘/国风
比例:9:16(竖屏视频最适合)
2. 确认人物形象后,记得保存下来。后续每次用同样提示词,保持风格一致。
三、生成配音
好的声音能增加信任感。方法:
1. 把文案粘贴到 MiniMax 或 TTSMaker。
2. 选择沉稳、低沉的音色。
3. 控制语速在 130-150 字/分钟。
4. 在重要句子前后,加 0.5 秒停顿(可以在文案里写“[停0.5s]”)。
生成后多听几遍,有不自然的地方改文案再导出。
四、制作对口型视频
这一步是把静态人物“变成会说话的”:
1. 上传人物图片到即梦,输入动作提示词:
“先拱手,然后开口说话,嘴巴一张一合”
2. 生成 5 秒片段,如果不够长,可以拼接多个片段。
3. 上传音频 + 无声视频,生成对口型视频。
4. 下载无水印版本,保存备用。
建议先做“中年人问问题”的片段,再做“老子回答”的片段。
五、剪辑合成
所有素材准备好后,用剪映合成:
1. 导入音频 + 对口型视频。
2. 按顺序拼接问答场景。
3. 打开“识别字幕”,自动生成,再自己校对。
4. 添加古风音乐,音量控制在配音的 30%。
5. 加些小音效,比如翻书声、钟声,增加氛围。
6. 片头:加一句“《道德经》解惑”,片尾:加橱窗引导。
7. 导出参数:1080P、25fps、比特率 8-12Mbps。
六、发布与变现
做完视频别急着丢出去,记得包装一下:
标题写法:比如“道德经智慧|老子一句话帮你看透情绪困扰”。
标签:#道德经 #国学智慧 #人生哲理
发布时间:晚上 7 点到 9 点,观众更容易静下来看。
变现方式:
橱窗卖书(20%-30%佣金)
平台流量分成
后续课程/咨询私域转化
七、避坑提醒
文案不要太学术,要像聊天一样。
视频节奏别太快,让观众有思考的空间。
一定要坚持更新,平台才会推你。
图片、音乐要注意版权,尽量用可商用的。
别觉得做短视频很复杂,其实走一遍流程,你就会发现门槛比想象中低得多。每天花半个小时,坚持做下去,粉丝和收益自然会慢慢积累。